8条评论
欣赏
2025-11-16 22:02
回复 引用
点赞
2025-11-13 20:29
回复 引用
点赞
2025-11-13 13:59
回复 引用
点赞
2025-11-13 12:48
回复 引用
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张学校门口接送的场景,作品也符合昨天推封评语中提出的:“环境符号重构”的思路和“不干预式抓拍”的原则。但是如何去解读此类作品呢?不妨提几点线索让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:一是核心元素;二是场景关联;三是镜头语言;四是隐形情感;五是整体叙事。评析摄影作品无标准答案,一图百解。影像传媒的每日封面的点评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,以往都是轮值主编自说自话而已,能不能让大家也参与进来呢?我们玩摄影,除了按快门外,会看很重要,会解读更重要,所以我们玩摄影也要升级迭代!
2025-11-13 11:37
回复 引用
谢谢老师推荐和肯定!我多次拍摄这个场景,一直想等待两个孩子的出现与路标形成响应,这叫元素并置,另外还运用了竖线分割画面的手段。由于当天没有很好的光影,所以主要突出空间这一摄影语言。元素并置与竖线分割画面是空间语言中的两种技巧。
2025-11-13 13:11
回复 引用
很好,从实践到理论,从理论再到实践,不断循环!
2025-11-13 21:04
回复 引用
点赞
2025-11-11 09:48
回复 引用
  • 漂亮
  • 欣赏
  • 点赞
  • 欢迎 回到影像传媒网2.0。有空常来
  • 画面生动
  • 光影好棒
  • 虚实结合,手法高明
  • 很有创意
  • 构图巧妙
  • 主题突出、主体明确
  • 立意新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