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简介

2011年4月2日,为纪念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,贵阳市南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---李端棻纪念馆揭牌仪式在永乐乡李端棻墓地举行。永乐中学开展了“寻访革命先烈足迹 争当四好少年”主题活动,100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活动。连日来,南明区各中小学生通过在烈士墓、纪念馆宣誓、唱革命歌曲、讲革命故事等形式纪念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,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。 李端棻(1833-1907),字芯园,贵州贵筑(贵州省贵阳市)人。幼岁而孤,曾随叔父李朝仪赴京城求学,同治进士。历任学政、刑部侍郎等职。1889年秋季,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。阅卷时,慧眼识拔考生梁启超,该生以“熔金铸史”的文笔应答考题,以为是“饱学宿儒”,李端棻非常欣赏,于是将他录取,榜上排名第八。后来,年仅16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见这位识才的主考官,才华横溢的梁启超给李端棻留下深刻的印象,之后将堂妹李蕙仙许配予梁为妻。“自是颇纳启超议,娓娓道东西邦制度”(《清史稿》)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疏请立京师大学堂,各省府、州、县遍设学堂,并建藏书楼、仪器院、译书局,广立报馆,选派留学生。又举荐康有为、梁启超,支持变法。百日维新期间,授礼部尚书。戊戌政变后,被充军新疆。后赦归,主讲贵州经世学堂。晚年归故里,死后葬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。

拍摄地点:

机型:




  • ISO

发表时间

2011-04-02 22:15